香港和澳门回归、“神五”发射、世纪之交、北京奥运、广州亚运……每逢盛事,广州日报都以大策划全程记录。
我从西瓜园走来
坐落在广州老城西部的西瓜园,是一处充满传奇的所在。20世纪50年代,《广州日报》在这里诞生,随后走过67年的辉煌岁月,一次次刷新中国报业的纪录:年冰雪灾害、汶川地震、奥运会,年第16届亚运会,广州日报日均发行量都达到了二百万份。
年1月18日,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搬迁到广州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如同一艘新闻巨舰矗立珠江边,开始了全新征程。而新闻人躬耕半个多世纪的西瓜园将以文化产业的形式继续文脉传承,更加活力四射。
初心不忘,使命在肩。为此,本报推出大型系列报道《我从西瓜园走来》,回望西瓜园内走过的岁月,牢记《广州日报》人的情怀与担当。
——感恩西瓜园,踏上新征程!
■经典摘录
回归前夕24小时
摘录
年6月30日零时一到,广州日报特派香港的记者马上奔走在大街小巷,将香港在殖民统治下的最后24小时实录下来,见证这一历史时刻。
英国对香港的殖民统治,随着今天零时钟声响起永远打上了休止符。
此时,香港会展中心新翼五楼大会堂里灯火辉煌,香港*权交接仪式正在进行。而准备乘载英国王储查尔斯、末代卸任港督彭定康的英国皇家游艇不列颠尼亚号,正悄悄地等待着主人结束在香港的殖民统治使命而登船返航,驶离我们的东方明珠,消失在沉沉夜海中。同时,年开始广播的香港英*电台也在这一刻开始永远“绝唱”。
与年前英*登陆香港时的趾高气扬相比,昨天最后一任港督可谓百感交集。从昨日下午4点开始,彭定康至少出席了四次英国国旗降旗仪式,这面米字旗永远也不会再以宗主国的角色升起在香港了。
殖民统治昨夜尽!这历史时刻早在13年前的年已经确定,今日终于胜利实现了。香港,从此跨入新纪元。
原载于年7月1日要闻8版
作者:李婉芬、*卓坚、章于炎、王杰忠、陈伟胜
从西瓜园走到琶洲江畔,67个春秋,广州日报见证世界巨变,香港回归、澳门回归、世纪之交、神舟五号发射、共和国国庆、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上海世博会、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的十九大……广州日报定格了一个个让国人振奋的“高光”时刻,同时也以勇立潮头、大胆创新的气魄,刷新着中国报业的历史。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吴多
每当世界有重大事件发生的时候,往往也是广州日报创新报道形式的时候。这些经过精心烹制的新闻大餐,不但能在读者中引起热烈反响,更会成为里程碑式的事件,开创着中国报业的全新时代。
“97版”成中国新闻史创举
此后,“新千年纪念特刊”大手笔推出版,再创多项纪录。
如今,当你搜索广州日报的97版香港回归特刊,就会发现其整版价格已高至数百元一份,而且珍藏者不在少数。那么,为什么一份旧报纸会具有这么高的收藏价值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先看一看97版香港回归特刊当年所创造的纪录:一天报纸出版版数最多、一天报纸印刷次数最多、一天报纸发布消息条数最多、一天报纸自费购买量最大、一天报纸被炒起来的价格最高、一天报纸广告收入最高……纪录多达十几条,难怪香港回归当天,特刊出街后不到两小时就被抢购一空了。
97版,这么厚的一份报纸,在当时是有划时代意义的。要知道,当年,全国的报纸大多平均日出8个版,《广州日报》二三十个版。现在一下子推出97个版,这无疑是中国新闻史上的一个创举,开启了中国报业的“厚报”时代。此后,很多读者都发现,不少报纸都开始加厚了。
整整97个版,这是怎样做出来的?事情要从年4月说起——香港回归前夕,广州日报决心策划97个版的报道,以回应“一国两制”开历史之先河。于是,广州日报派出三个采访团进行“车轮战”:第一采访团由编辑组成,于6月上旬进驻香港,带回许多珍贵的资料;第二采访团于6月中旬赴港“热身”;第三个采访团于6月下旬出发,团长由副总编辑担任,团员包括文字记者、摄影记者、组版人员、电子通信工程技术人员等。一个月来,3个采访团发回报社的稿件超过百万字。
在后方,报社调集4个部门的编辑力量,预先拼好其中73个版。至于其余的版面,则于7月1日上午、中午、下午和7月2日的上午制作发布。“两天两夜,几近不眠不休”,于是,这场战役也在一代代编辑中流传至今。参加过的人都记得,那几天,整个报社所有非露天场所都用来存放印刷好的报纸,只能留下一条通道供人行走。
上午1~48版,中午49~72版,下午73~97版,随着特刊有节奏地推出,广州各大报刊亭排起长龙,西瓜园报社总部被上万名热情的读者层层包围,一时竟惊动了公安部门。在读者的强烈要求下,此后10天里,报社不得不一再重印,最后总量达到两百万份。
此后,广州日报一举扭转了在同城报纸中的竞争局面,奠定了在中国报业的地位,中国“厚报时代”以此为标志正式开启。
年澳门回归期间,《广州日报》再推50版澳门回归特刊,书写澳门人民与内地尤其是广东人民的血肉亲情,丰富的信息量和精美的编辑赢得读者的热烈反响。
0年1月1日,广州日报推出版千禧年特刊。16人共8个小组的记者分赴巴黎、开罗、伦敦、纽约、柏林、东京、伯利恒和悉尼等地区,跨越五洲、全球逐日,记录全球跨世纪的胜景。还有特约记者在基里巴斯共和国和新西兰采访,见证新千年升起的第一缕阳光。
由于年印务中心全面投产,版的报纸也在当天印刷完成,总共耗费2吨纸张、39吨油墨,扫描图片超过张、上版图片张,录入万文字、采用万文字。
千禧年特刊同样刷新了中国报业史上多项纪录:一天之内出版版数最多、彩版最多、使用新闻纸张最多、刊登图片最多、同一厂内印刷份数最多、自办发行份数最多……一时洛阳纸贵,大受欢迎。
北京奥运首创“编辑部前移”
“以空间换时间”的模式快捷高效:姚明接过火炬10分钟,广州日报就把他的照片搬到版上了。
从年洛杉矶奥运会广州日报首次派记者现场采访至今,每届奥运会都有广州日报记者的足迹,广州日报也成为中国最早、最系统、最全面采访奥运会的平面媒体。年北京奥运会,广州日报更首创“编辑部前移”模式,震动业界。
盛会报道,历来都是记者在前线采访,再将稿件发回编辑部,不可避免存在延时。尤其是国际体育赛事报道中,“采编时间差”尤甚。为解决这个问题,广州日报决心将编辑部前移至北京,争取“以空间换时间”。当时,调到北京的“奥运报道兄弟连”达到人之多,策划、采访、编辑、检校、传版,甚至广告业务都可以在北京实现无缝衔接。这种模式的快捷高效显而易见:北京传递圣火的第一天,姚明接棒的10分钟后,广州日报就把他高擎火炬的照片搬到版上了。
从8月6日到奥运会闭幕,前线编辑部不仅完成了超过个要闻版和奥运版的组稿编辑工作,还首创外地媒体在北京发号外的先河。业内人士评价,这是广州日报“追求最出色新闻,做最具公信力媒体”最有力的注脚。
广州亚运会期间,广州日报主场作战的优势更为突出。更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广州日报还为广州申亚做出过突出贡献,2年,《广州日报》刊登由资深体育记者陈伟胜撰写的《广州申办亚运会此其时也》一文,国家体育总局以此为据,确认广州首先提出申办,将广州列为亚运会唯一申办代表城市。
重大事件提前策划权威解读
媒体融合报道“上通天线,下接地线”。
从3年神舟五号中国人千年飞天梦圆,到年神舟十一号为中国建造载人空间站做准备,短短13年间,神舟系列飞船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在每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广州日报记者都在现场。
3年10月,广州日报特派3名记者前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一线采访“神五”发射,3位记者千里“追击神舟”后又赶往北京参加神舟五号落地后的首场新闻发布会,成为全场唯一一家来自广州的媒体。中国首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杨利伟以及当时还是首飞梯队成员的翟志刚、聂海胜更应邀在广州日报信封签名留念。
每逢国家大事,广州日报始终坚守主流媒体价值导向,近年来更以“上通天线,下接地线”为原则,以媒体融合报道为特色,推出多个爆款新闻产品。其中,年*的十九大即将召开之际,广州日报记者重点聚焦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走访位“创于斯,成于斯”的创新人士,推出大型全媒体报道《牢记总书记嘱托百人畅谈五年创新路》,记录创新发展这五年的广东脚步;十九大期间,广州日报中央编辑部在北京的前方演播室邀请中央*校教授辛鸣,在“十九大时光”新媒体访谈节目中对十九大报告内容进行全面、权威的解读。两个融媒报道作品均获得中央网信办全网推送。
■媒体人说
一幅跨版油画成就97版奇数
讲述人:周小元,原广州日报总编室主任
回想起广州日报的97版香港回归特刊,时任总编室主任的周小元多次用“疯狂”来形容——首先,这个想法本身就很“疯狂”。当时任副总编辑梁建中提议以97个版全方位报道香港回归时,所有参会人员都很兴奋,但马上,大家又开始担心:采编、印刷力量跟得上吗?报纸都是双面印刷,第97个版又要怎么安排?经过激烈讨论,最后才有了解决方案:一天分三次滚动印刷,以应对印力不足;以跨版铜版纸纪念油画作为第97版,解决奇数版问题。
“秘密筹备了两个月。”周小元回忆,当年5月底,他从欧洲访问回来途经香港,正准备回广州时就接到报社的任务——“留在香港办点事”。随后,报社的几位领导和一批技术人员也到达香港,一起为即将到来的采访团寻找“根据地”,并商讨计划的落实。这一次,他们还采访了正在紧张建设、即将举行交接仪式大典的香港会展中心,并做了独家报道,打响了香港回归报道的“前哨战”。周小元记得,当时香港仍在港英当局的统治下,进入会展中心还要经过三查五审,一张图要花几个小时才传回报社,十分不易。
97个版需要海量的内容才能“填满”,对采写提出了极大要求。周小元介绍,当时互联网尚不发达,广州日报只能提前派出一批编辑“人肉”扛回有关香港的图片和资料,再在临近香港回归之际,派驻记者做动态报道,以动静结合的方式来组织报道。
“编辑到香港的图书馆、报社去搜集资料,拿回来按照主题归类。”周小元告诉记者,静态的内容必须结合滚动的新闻,并非简单地汇编,“比如,进驻香港的人民解放*每天都会到新的地方,我们就要找到曾经英*进入香港的足迹,做同一地点的今昔比对,所以有些预拼的版面会一调再调。”
编完上午版的清晨,周小元记得,西瓜园外围已经围满了街坊,争购新鲜出炉的报纸。“只见过人们排队抢购物资,没见过抢购报纸的,那是头一回。当时我有位年过八旬的亲戚,为了买下午版的报纸,不吃晚饭就出门,还让家人误以为失踪报了警。而且,当天印刷的报纸远达不到市民的需求,第二天进行了加印,你有听说过日报印两次的吗?”
周小元说,几乎两天两夜没有合眼的他被街坊的热情感染,“当时的情绪很复杂,期待、焦虑、兴奋、疲惫交织,充满了成就感,这一战疯狂,也值得。”
一篇报道助广州申亚
讲述人:陈伟胜,广州日报体育新闻中心主任
年陈伟胜初来报社,恰逢墨西哥世界杯,他便被派往墨西哥进行报道,此后从事体育新闻工作近33年,采访世界杯、奥运会、亚运会等重大国内外体育赛事十几届。“广州日报从不把自己设限为一家城市报纸,而是放眼全球,认可体育对城市、国家以及世界的影响力。”
陈伟胜说,自己能在这一领域耕耘多年,得益于广州日报高屋建瓴地对体育报道的重视,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就有广州日报记者的身影,年陈伟胜采访美国世界杯的时候,就已配备手提电脑。“当时不仅在中国,就连国外的记者都没有普及手提电脑,广州日报饮了‘头啖汤’”。陈伟胜回忆,当自己在看台‘秀’出手提电脑时,在场的外国人纷纷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中国已经不是他们想象中的落后国家了。”
让陈伟胜引以为傲的是,凭借多年的积累,他为广州获得年亚运会主办权发挥着不小的作用。2年,广州市体育局局长刘江南履新,接受陈伟胜的采访,陈伟胜了解到,当时承办6年亚运会的多哈在筹备上陷入困境,亚组委有意让中国接办下一届亚运会,于是他掏出重磅问题——“广州是否考虑申办年亚运会?”“当时有一种说法,举办权就是发展权,那么举办亚运会是否可以作为广州腾飞的契机?”带着这样的想法,陈伟胜写下《广州申办亚运会此其时也》的报道。没想到这篇“抢跑式”报道被时任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袁伟民看到,国家体育总局以此为据,确认广州首先提出申办,将广州列为亚运会唯一申办代表城市。
广州亚组委在申办成功后特意向广州日报颁发了特别贡献奖,并把此事写入了亚组委申办成功的官方报告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