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开凿于隋大业年间(~),元世祖时,又开凿了会通河与通惠河,形成了从北京到杭州全长公里的京杭大运河。运河也叫漕河,在明清以前统称漕渠。据清·光绪《嘉兴府志》卷13载:“隋汤帝发众凿渠……起余杭,尽京口(镇江),广十余丈,胜千斛之舟。”唐白居易诗:“‘平河七百里,沃壤两三州’,即是渠也。”漕运是中国特有的经济现象。古代封建帝王为了统治需要,开凿大运河,将长江以南丰富的物产通过漕运实现南粮北运,以解决粮食等物质供给问题。中国的大运河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运河。大运河的开凿使中国的自然和地理环境为之改变,弥补了我国主要自然河流自西向东流向的不足,构造了贯通南北内陆交通的大动脉。
大运河嘉兴段的开凿,比京杭大运河还要早,据考证,可追溯到春秋晚期(公元前5世纪),那时出现的太湖流域与钱塘江的人工河道——古长水和百尺渎,距今已有多年历史。公元前年,越王勾践开挖越水道(今崇长港),是嘉兴境内最早有确切记载的运河。公元前年,秦始皇修筑陵水道,连通嘉兴、杭州,并奠定了江南运河在嘉兴境内的大致走向,成为早期运河嘉兴段形制走向的雏形。至西汉,汉武帝为征输闽越贡赋,在苏州以南沿太湖东缘的沼泽地带开挖了苏嘉之间长百余里的河道,并与陵水道连通。至此,嘉兴人工水道贯通,江南运河已初现轮廓,此河道即京杭大运河苏州至嘉兴段的前身。公元年,隋炀帝将旧时河流拓宽修浚而成江南运河,完成了南北大运河的沟通,使嘉兴成为南北交通干线的一个节点。经过唐、五代、两宋的水系治理和运河管理,江南运河全线从自然水系中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工程体系。大运河嘉兴段形成了以嘉兴为中心、运河为骨干的蛛网状水系和横塘纵浦、圩田棋布的塘浦圩田体系,沟通嘉兴广大的城镇乡村,在交通、运输、行洪、灌溉、输水等水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明清两朝,进行过多次大规模的维护与修缮,但京杭大运河基本格局未变。大运河的开通,打破了嘉兴长期偏于江南一隅的封闭状态,确立了嘉兴“左杭右苏”“南北通衢”的运河古城地位,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
江南运河秀洲段北起王江泾镇,南到新塍镇、洪合镇和桐乡濮院镇交界处,其中流经嘉兴市区段属南湖区。“隋大业中开运河至嘉兴府城,分支夹城左右”,河流在经过杉青闸、端平桥、分水墩后分流,现在北面为大运河主流,东南面则为秀水支流。主流经过北丽桥、城北桥至西丽桥沿三塔塘南下。秀水绕城经过濠河、西南湖后与主流相连。运河在嘉兴古城绕城一圈,成为嘉兴古城墙下的护城河,俗称环城河。嘉兴城外8条主要河流,呈发射形在嘉兴环城河会合、分流。便利的水上交通,使嘉兴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也使嘉兴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名人辈出。运河是孕育嘉兴的“母亲河”,也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文化遗产。
悠悠运河,漫漫历史。运河纵贯南北,两岸风光秀丽,千百年来演绎着一种充满生命力的文化景观。大运河不仅在古代漕运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还在当今的农业、工商业、文化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运河上船只往来如梭,波澜壮观。在古代“南船北马”的运输模式中,往昔的运河真可谓是百舸争流。古往今来,运河不仅承担着皇帝南巡、糟粮北运、货物集散、观光旅游等诸多功能,更似当年的水上国道。今天,每天有装载粮食、煤炭、*沙、水泥、石子等笨重散杂件的船队,浩浩荡荡,一个船队十几艘船装载上万吨货物,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缓解陆路运输的交通压力。运河又是一条旅游文化线,古今名人逸士履迹曾留下了不少诗、词等传世佳作。运河秀洲沿线留下了历代修建的众多充满智慧和辛劳的水利工程及历史文化遗址,如长虹桥、闻店桥、长虹寺(一宿庵)、学绣塔、本觉寺、陡门古镇、陡门大桥等。但许多古迹因年久失修,原真性风貌有所损坏,有的已经消失,至今依旧保存完好的历史遗址已不多见。
运河古老而文明,可以与长城相媲美,运河是活的古文化遗产,也是秀洲的一张文化金名片。年5月22日至24日,京杭大运河申遗与保护研讨会在杭州召开,年5月25日,京杭大运河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