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集中在身为大地主的南航和国泰上。不过,要想建设一个好的国际枢纽,除了国泰和南航两家主场航司卖力之外,其他航司的参与也必不可少。
数量差距
我们从数据库里拿了点数据,按照每周的往返数做了一个穗港、国泰、南航以及做客航空公司的对比图:
可以看到,香港的外航参与度(也即外航来自的国家的数量、以及外航的航班绝对频次)都高于广州。在欧美、澳新等发达国家线路上这一趋势尤为明显:英国、法国、荷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来往广州的航班,全部是南航在独担大局:而隔壁香港则是英航、法航、荷航、美航、美联航、加航、澳航、新西兰航等和国泰杀的有来有回。
不过,在日本、韩国、东南亚、以及中东国家、俄罗斯等航点上,广州和香港的外航参与度则相若。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外航的珠三角生意经
对外航而言,珠三角的生意有两种做法:
1.以本国客人为主,中国客人为辅。以这种方法经营的话,本国,或者中转延远必须有前往珠三角的客流;
.以中国客人为主,本国客人为辅。以这种方法经营的话,本国,或者中转延远必须有来自珠三角的客流。
那么,我们不妨整理一下这些航线的生意做法。
首先从东南亚线开始。东南亚10个国家,除了文莱未开通广州线之外悉数都有外航开通了广州线;而南亚国家也陆续开通了广州线,不过受制于国家发展水平,外航的绝对班次较少。
这条线路是非常理所当然的“以中国客人为主”的线路:在东南亚、南亚国家陆续对华放开签证*策以后,赴东南亚旅游的中国客人以井喷之势爆发,大有成为中国的夏威夷,“第二个三亚”的趋势。其上甚至出现了非常有特色的“中资外航”(例如柬埔寨景成、澜湄航空等),相信生意模式是毋庸多言。
中东国家的模式和东南亚国家相若,不过由于地理位置原因,外国航企除了可以做点对点生意之外,亦可以承载中国往欧洲、非洲的中转生意,因此较南航、国泰等较为占优。同时,这些执飞航空公司本身具有较好的中转能力:土耳其航空、卡塔尔航空和埃塞俄比亚航空在这方面做得都很好。
另外,欧洲的芬兰和俄罗斯、以及亚洲的日本、韩国大体遵循相同的模式:芬兰和俄罗斯是中欧航线的可行枢纽中转点之一,而韩国、日本则同时覆盖中美航线的中转需求和中韩、中日的点对点需求。
而阿联酋则是其中的特例——迪拜本身具有哈里发塔等旅游项目,并且对华免签。同时,迪拜作为中东商贸中心,有不少中国商人,存在一定的商务需求。因此,阿联酋是一个“点对点”和“中转”需求复合的航点——由于点对点需求的存在,因此可以看到南航和国泰都有迪拜航线,服务珠三角来往阿联酋的商贸需求。这是在中转需求强、但点对点需求不足的卡塔尔等市场所无法看到的。
有来就有回。阿联酋这一点和新加坡、韩国和日本比较相似:阿联酋和广州商贸往来密切,而日韩、新加坡则在广州都有不少投资(例如增城的中新知识城以及三大汽车厂为代表的日企),阿联酋、新加坡和日本甚至享有中国免签待遇。因此,日韩、新加坡和阿联酋来往珠三角的航班中,本国客人的比重开始上升。
之后,随着竞争格局的改变,中国客人在洲际线上渐渐从外航流失。这种流失一方面来自于南航和国泰的强力竞争,另一方面来自之前所述的中转航企(如阿联酋航空/卡塔尔航空/土耳其航空、日航/全日空/大韩/韩亚、新航/马航、俄罗斯航空)的竞争;但由于本国国内枢纽、常旅客计划等优势,本国客人仍然选择这些航空公司。
我们不妨将其光谱化:
可以看到,广州缺乏的外航“发达国家”外航洲际线(事实上就是澳洲、北美和欧洲线),受到三方面因素影响:
1.中国籍航空公司抢走了大部分价格不敏感的中国客人。例如,国泰在英国线和美国线上的规模都是外航的两倍(49:1、91:46),加上南航则要超过两倍了;南航和国泰加起来,澳洲线是外航的三倍有余;
.第三国籍航空公司抢走了价格敏感的中国人和本国客人。例如,中欧线上有北欧、俄罗斯、中东等国的航企,经由迪拜、多哈、莫斯科等地抢客;中美线上则有日韩的航企;中澳线上有东南亚的航企。
3.这就使得欧美澳的洲际长航线高度依赖对价格不敏感的本国客人——因为其它客人都不会优先考虑你。但是,对价格不敏感的本国客人,不去广州。
这就非常尴尬了。“外航为啥不来广州”,实际上变成了“为啥外国人不从空路进入广州”,一下子和入境游市场的窘境联系在了一起。那么,为什么呢?
一个好的珠三角门户需要什么条件?
我们在第一篇文章中提到了,对于世界各地对价格不敏感的商务客来说,香港还是世界各地进入珠三角的主要门户。这主要是因为香港本身有很多始发终到需求——也就是只以香港为最终目的地的需求。“纽约-伦敦-香港”的紧密金融三角,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改变。除非你从白云或者宝安机场挖条地道直通中环,不然没辙;
但是,广州、深圳现在已经超过香港了哦?为什么外航还不来呢?
没错,直接前往广深的商务需求确实开始增加了。先不论广交会这个巨型展会对南航和国泰带来的巨量利好,就单以日本航线为例,羽田白云被日本人戏称是“汽车厂专线”——本田、日产、丰田(依设厂时间排序)统统在广州;而即将开通的羽田宝安则被日本人戏称为“华为专线”——华为每年向日本企业购买80亿美元的零件,预计在中美 期间还会持续增长,日本电子企业前往深圳洽商的需求增长很快。这种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带来的是长期稳定的差旅需求,加之中国对日本护照免签,因此日本人开通这条线路没有压力。
但是其它国家——尤其是欧洲、美国和澳洲是有压力的。这种压力来自于“能否满足尽可能多的旅客需求”——请记住,远程外航的需求来源于本国客人;同时,外航在本国客人上事实形成了垄断地位,因此可以劣化部分旅客的体验——只要走得通就行。我们来列一个表:
填表时间到。“想前往广州、深圳,但是抵达了香港”的客人,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这个人没有中国签证。那先用免签证入境香港,之后去湾仔的外交部公署排队申请吧。
香港是一个能够“在等待中国签证的时候先谈生意、逛一逛”的地方——这非常重要。对于珠三角的外贸企业来说,招徕到的客人没有中国签证怎么办?那边让外商来香港,这边派个人去香港陪同;第一天先去申请中国签证;签证申请要等四个工作日;这四天先聊聊需求,唠唠家常,联络联络感情;游客也是一样,递上去,在香港玩几天,太平山顶走一走,兰桂坊喝两杯,就可以了——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等签证的体验呢?
签证一到手以后,马上从陆路(广深港高铁、大巴(北上经深圳或者西进经港珠澳大桥)、广九直通车、快船)进内地去珠三角,一点都不耽误。事实上,外交部公署还有6日团队免签、经济特区落地签等*策,吸引现在已经在香港的外国人进入珠三角。
另一种情况则是这个人有中国签证。这种情况下,香港机场有一大堆方法能让你快速到达珠三角的各个城市:
1.水路——香港机场靠海,有码头,船到深圳30分钟,到广州90分钟;
.陆路——港珠澳大桥就在香港机场旁边,巴士、七人车随便选。
香港机场甚至有一个专门的网页,向外国人介绍有多少种方法去内地(
i.持与中国建交国家的普通护照已在香港或澳门的外国人,经在香港、澳门合法注册的旅行社组团进入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指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惠州市及汕头市所辖行*区)旅游,且停留不超过6天,可免办签证;
ii.任何与中国有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人士前往深圳市,珠海市,厦门市,可在相关城市的指定出入境口岸申请5天(珠海市为3天)有效的经济特区旅游签证(停留期限于入境次日起计算),其活动范围仅限申请的城市。
iii.将西九龙口岸加入适用范围;
b)之后,是小时过境免签在港澳的逆向版——也即允许持有有效的深圳、广州离境出国机票的外国人,过境内地前往宝安机场、白云机场乘机。这除了使得“经穗、经深来往香港”的双向服务打通之外,也使得内地航企可以服务在港居住的外国人的国际出行需求。
c)而最后一点则是地面交通。广深机场的地面交通已经不错,大巴基本可以覆盖到各个范围;但是,地面交通如何和航空配合好,则是最重要的问题:
i.如何将地面交通介绍给旅客,降低旅客搜集信息成本?
ii.如何提高地面交通的可靠性,保证旅客顺利完成出行?
iii.如何提高地面交通的附加值,提升旅客的出行舒适度?
相关阅读:广州、深圳机场比香港机场差在哪儿(一)
相关阅读:广深差香港差在哪儿(二):澳洲、欧洲、加拿大篇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