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启动,昭示着绵延年的中国大运河凤凰涅槃将以文化形态走向未来。在漫长的时空流转过程中,运河之“气”遍行全域,就其已然的历史气韵看,大运河存霸气、现王气,蓄财气、聚人气,通仙气,立骨气,接地气,带俗气。运河是国家统一的干道,经济繁荣的血脉,城镇兴盛的滋养,百姓栖息的家园。当代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展开,既是为激发民族文化自信的底气,也能够显现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创造性价值的志气。文化带建设肩负着保护历史遗存、涵养生态环境、丰富旅游资源的重任,需要全社会勠力同心养其秀气,创其灵气,同时谨防在文化建设中出现的妖气与邪气,即借文化建设之名行伤害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之事。统筹保护传承利用好运河文化,其要义在养天地浩然之正气,强健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根本旨归。
作者简介
谢光前(笔名:言省),江西信丰人,《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编辑部编审。早期从事生态文明、体育文化、复杂性理论研究。曾在《哲学研究》《体育学刊》《学术论坛》《福建论坛》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0余篇。近十年主要研究运河文化,在中国大运河申遗期间,曾任《中国文化报-大运河文化专刊》副主编,对大运河的历史流变、文化意义及其当代价值进行深入系统研究,发表了一系列学术性论文,为运河文化的价值认同及弘扬传播尽绵薄之力。运河申遗成功后,适时在《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创设“运河文化研究”专栏,为后申遗时代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供学术理论阵地,同时对运河文化价值、精神、治理体系等进行系统研究与阐发,发表了《运河文化与中国道路》《再议“生生不息”是运河文化的根本精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立场、原则及治理体系的构建》等理论性文章,从而深化了公众对千年古运河的认知与理解。《人大复印资料》《新华文摘》等曾全文转载或摘要相关论文。
编辑
*佳
一
中国文化之“气”的发散
运河为水,何以有“气”?《国语?周语下》言:“夫山,土之聚也;薮,物之归也;川,气之导也;泽,疏为川谷,以导其气。”《国语》所表达的内容,已然表明水与气实则相通。在中国文化的长流中,对“气”的素朴认知在文字初现时就有显现,有意思的是,“气”在甲骨文中的形象与“川”字相比较,一个是横卧为“三”,一个是直立为“Ⅲ”,只是有金文之时,“三”才渐变为“三”和“气”。据于省吾的考证,甲骨文的“气”有“乞求”的意思,而古代文字学家许慎、段玉裁均认为,“气”的本意是指充盈天地之间的云气,“气,云气也,象形。”(许慎:《说文解字?气部》)“象云起之貌,三之者,列多不过三之意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先秦之时,“气”意已显得驳杂多变,或实描、或化工、或内隐、或放达,林林总总。日常生活、天文地理、风水身体、医术药理,诗文技艺、庭院建筑、儒道要义等等,一如实在之“气”,无孔不入、无处不在。今天我们说“空气”,其实这“气”并非是空,而是由不同分子组成的世界,但有空便有“气”。中国文化之“气”遍布天地人间,四周弥漫,由“气”发散开去,具象与抽象、实物与精神、知与行、情与志等等可以描述、抑或不可言说的存在都有“气”的入侵。所以,”气”是了解中国文化的一根主线,舍此恐难以真正全面释读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学界对此论述颇丰,就哲学层面而言,从《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庄子的“气聚则生,气散则亡”(《庄子?知北游》),王充的气一元论,到张载、王夫之有关“气”的思想,一直到五四前期,气论一直贯穿在中国哲学的主体研究范畴之间,直到新文化运动,由于胡适、陈独秀等对“气”论的反驳,此后哲学之“气”便烟消云散。在改革开放的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之间,“气”的研究曾经因为“气功热”有过复苏的迹象,但是终究因气功的走火入魔,气论被贴上了“伪科学”的标签而彻底沦陷,不过本文所论旨不在此,故不详述。
运河乃中国历史演进中发挥独特功能并起着重大作用的水利工程。若从夫差开邗沟作为始点,已有年的时光。运河几经变迁,它改变了中国*治经济中心的走向,当下因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引发的“运河热”,多以历史的视角看运河,而史家说河则更多是以客观叙事以证其利害,这固然是求证运河价值的理据,不过,就更进一步丰富运河文化的内涵而言,还需要对运河蕴含的意义作更充分的阐释。以“气”释河,只是因《国语》中“川、气之导也”的启发,更因在年间,运河之“气”遍行全流域,值得凝练与汇聚,且又因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启动,使大运河凤凰涅槃将以文化形态昭示其走向未来的时代,“气”说运河,也算是理解运河文化价值的另一个视角。一家之言,一孔之见,求教方家。
二
运河文化的历史气韵
运河在风云变幻的历史时空中,并不是仅仅是一条流动的线性的河流,当它的存在密切关系到人的存在方式与生活方式时,它的复杂性无论是在初始的动因、抑或本体的变迁、功能的延展等方面都将得到充分体现,因而运河所积聚的历史气韵是丰富、深厚、驳杂的。本文从四方面具体概述。
1
存霸气、现王气
开凿运河之风始于春秋战国那个纷乱的年代,诸侯争霸是当时社会的主旋律,各诸侯国皆想方设法利用自身的地理优势、人力资源或保全自己或称霸一方。在古代的战争环境中,“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上上之举,但这并易事,非常难得,因而,在需要通过人力杀戮去获得胜利的战争中,利用便利的通道,实施快捷的行动往往是取胜的关键,所谓“兵贵神速”是一大法宝。拥有充沛水利资源的江南诸侯各国是比较早懂得利用水的优势來发展壮大白己力量的,当时南方的楚国、吴国、越国等都曾经借由水道运兵输粮,众所周知的邗沟就是吴国为了北上称霸开凿的,实际上,吳楚相争,吴越相斗,也曾经有为了达到快捷制胜的目的而挖沟凿河的记载,楚国曾经开挖巢肥运河、荆汉运河,吴国在夫差开邗沟之前,阖闾王曾经命伍子胥开通了由太湖经宜兴、髙淳到达芜湖的水道——胥溪,并且利用这一通道快捷运输兵粮,嬴得伐楚之战的胜利。越国开蠡河与通江陵道,为灭吴国创造了有利条件,“越王闻吴王伐齐,使范蠡、洩庸率师屯海通江,以绝吴路转袭吴。”*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早期繁衍生息的聚集地,在烽火四起、狼烟弥漫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的水网尽管不似南方那么发达,但是北方诸侯各国利用水力寻求在战争中获得有利地位的并不鲜见,史载典型的是秦始皇统一中国期间利用“郑国渠”滋养秦国属地,使之丰饶富足,从而能够兵强马壮,一统天下。期间魏惠王也曾经完善了鸿沟水系,并且试图据此称霸中原。可以看出,早期运河的开凿,大多具有杀伐之气,服务于战争与*事目的,一直到楚汉相争、三国鼎立时期,运河作用于战争的需要非常明显。如刘邦与项羽激战于鸿沟、曹魏取得官渡大捷,都是与运河有密切关系。因此可见,运河流域“霸气”激荡,这是初始阶段运河开凿的一个重要特征。
如果说运河在春秋战国以及两汉时期遗存的是“霸气”,那么在隋炀帝开凿隋唐大运河贯通南北之后,运河中流淌的更多是“王气”。隋文帝统一国家建立了隋王朝,结束了五胡乱华以来长达余年纷乱的历史。在隋文帝统治的十多年时间里,国家迅速强大起來,为隋炀帝贯通南北大运河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虽然因为隋炀帝的骄奢淫逸、好大喜功、不恤民生而导致隋朝成了短命的朝代,但其留下的运河却成为后代帝王倍加重视的宝贵遗产。唐宋元明淸在各自盛世的时期,为了巩固王权,维护国家统一,皆视运河为国家的中命线,因而使得这条古代中国道路的命脉充满了“王气”。在大唐盛世,从唐太宗、唐髙宗、武则天到唐玄宗,都念念不忘运河对于国家的重要作用。早在隋末群雄并起争夺统一大业时,“李渊与李世民父子对漕运和漕仓的利用就远胜其他群雄。……把漕运线维护的很好,以关中为根据地,向东稳打稳扎,逐渐削平群雄。”可想而知他们对运河的重视。而高宗与武则天更是多次行幸运河重镇——东都洛阳,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