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供应链经济和供应链金融三者之间存在怎样的逻辑关系?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供应链金融扮演怎样的角色?
宋华: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既是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的界定,也是对我国产业发展模式的新要求。这两个循环的核心是创新一种崭新的价值流,即能够将价值创新——价值传递——价值实现三个阶段形成不断螺旋上升的体系,而在实现这一状态的过程中,需要高度协同、整合国内国际各方不同的参与者、经营环节以及资源,有效衔接供给侧和需求侧,实现产业发展的高质量、稳定和可持续。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需要产业达到三方面的目标:一是高质量,即产业布局优化、结构合理、效益显著,竞争力不断提升;二是高效率,即能够以最低的代价和成本实现高质量运行;三是高敏捷和高韧性,即能够迅速应对各种因素导致的不确定性,保证国内和国际经济循环的持续、稳定,有效防范产业链面临的潜在的风险,防止产业中断。
实现上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三角”目标,需要供应链作为手段和支撑。供应链原本是微观企业间层面的管理体系,它指的是规划和管理供应采购、转换(即加工生产)和所有物流活动,尤其是渠道成员的协调和合作,包括供应商、中间商、第三方提供商、客户。从本质上讲,供应链管理是对企业内外供应和需求的全面整合。显然,虽然供应链开始着重于微观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但是它却强调组织间的协同合作以及全流程的整合管理。因此,随着供应链管理实践的不断发展,供应链影响到的不仅仅是微观企业,而是整个产业。如今对供应链的理解更多的是站在产业层面,也就是供应链经济。严格意义上讲,这一经济状态是以客户需求或产业价值为导向,以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标,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赋能作用下,以整合资源为手段,实现产品设计、采购、生产、销售、交付等的全过程企业间协同组织形态。将产业中各个主体、各个环节、各项资源融为一体具有集成创新、创造价值、共享共赢、跨界融合,同时又有高度专业分工特点的新型组织方式。可以说,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而供应链是实现这一方向和目标的手段。
就供应链来看,无论是微观意义的还是产业层面的,其共同之处在于都强调四流的结合,即交易流(组织之间、产业环节之间形成的交易过程或价值创造过程)、物流(组织之间、产业环节之间形成的价值传递过程)、信息流(组织之间、产业环节之间形成的价值发现过程)以及资金流(组织之间、产业环节之间形成的价值实现过程)。这四流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其中,资金流是供应链中重要的维度和要素,它决定了供应链运行的健康与否,进而最终对产业价值的实现产生作用。而供应链金融是保证良好资金流的重要方式,它是一种集物流运作、商业运作和金融管理为一体的管理行为和过程,它将产业中的各个参与主体,包括买方、卖方、第三方物流以及金融机构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实现了用供应链盘活资金、同时用资金拉动供应链发展的过程。由此可以看出,供应链是开展金融活动的基础,没有坚实的产业供应链就没有供应链金融。同样供应链金融又能助力于供应链的建构和发展,良好健康的资金流动能够有助于供应链的稳定持续发展。而供应链与金融的结合最终能够推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实现。
?
我国供应链金融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目前,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您认为目前存在哪些阻碍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因素?
宋华:
供应链金融作为产融结合的重要形态,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但是,不可否认供应链金融已经进入发展的瓶颈期。主要表现是供应链金融各方都非常努力,积极推进供应链金融,但是各说各的话,无法形成协同,使得供应链金融停留在理念或口号上,始终无法落地。
从产业端看,一是由于供应链金融与金融活动相关,很多产业企业将眼光聚焦到了金融上,认为这一领域是实现超额利润的良好途径,忽略了供应链金融的目的不是金融活动本身,而是通过帮助上下游企业加速资金流,稳定供需关系,形成产业供应链的协同运行。二是有些企业难以展现业务的质量和供应链运行的稳定,使得供应链金融的前提丧失。供应链金融一定是以良好的供应链质量和运营稳定性为条件,没有这些要素的具备,金融必然转化成巨大的风险。客观上讲,很多企业核心竞争力缺乏,或者正处在转型过程中,在这种状况下供应链金融将会面临挑战,也无法缓解资金压力。三是组织之间没有形成强大的协同合作网络,使得资源的对接和整合产生障碍,也迟滞了供应链金融的开展。这主要是企业与企业相互之间不能高效分享信息、协同运行,没能建立真正意义上的供应链。
从金融端看,一是金融机构过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