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哈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贝聿铭建筑设计作品集经典珍藏版
TUhjnbcbe - 2023/10/19 17:45:00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好医院 http://www.bdfzkyy.com/

(一)怀念《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贝聿铭

贝聿铭,年4月26日出生于中国广州,祖籍苏州,美籍华人建筑师。曾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就读建筑学。年,贝聿铭于麻省理工大学毕业,并在年到哈佛大学追随格罗皮乌斯学习,之后又进入哈佛研究生设计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在哈佛大学,贝聿铭有两位良师益友,其一便是格罗皮乌斯,他将建筑与相关学科融合的包豪斯教育理念,以及注重合理性的观念深深影响了贝聿铭;另一位则是马塞尔布劳耶,他对光有着浓厚的兴趣,这就使贝聿铭对光有了了解,也认识到了光在建筑中的重要性。从那以后,贝聿铭将光视为设计建筑时最先考虑的问题之一,也因此获得了“光线魔术师”的美誉。

其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他的代表建筑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在现代建筑的历史上,贝聿铭被称为“最后一个现代主义大师”。他始终坚持着现代主义风格,在将建筑人格化的同时为其注入东方的诗意。游走在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他,无疑是建筑界一个特殊的存在。从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肯尼迪图书馆,再到卢浮宫改造工程、美秀美术馆,贝聿铭这个名字,几乎可以代表一个时代的建筑。

今年3月26日,华人盛典组委会公布贝聿铭获得-年度“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

年5月16日,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去世,享年岁。贝聿铭花了一个世纪的时间,把自己设计的建筑种在了4个大洲、10个国家的土地。

贝聿铭的建筑生涯,可以说是进击的一生,带有他个人的英雄主义色彩。在过去的一百年里,他求学期间辗转多次最终师从格罗皮乌斯门下;曾经因为“房屋建筑师”的身份被美国主流建筑师协会排除在外;赢得肯尼迪图书馆竞赛扬名之时却因汉考克大厦玻璃的脱落而跌入低谷;顶住舆论压力在批评声浪中建造的卢浮宫金字塔最终赢得了高卢人的赞赏;仅与拙*园一墙之隔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则是倾注了贝聿铭对东方故土的无限情感。回顾贝老先生走过的建筑人生,他不仅仅把震惊世界的伟大建筑带给人类,更深深的影响了无数人,让我们向大师致敬。

少年时光

贝聿铭的第一代祖先在苏州行医卖药,至18世纪,贝氏家族在苏州居住了已有六百余年,是拥有大片土地的望族,以行善和助人享誉苏州。年,贝聿铭在广州诞生,贝氏家族也于同年买下了苏州著名园林——狮子林。年,贝聿铭的父亲到上海工作。10岁时,贝聿铭随家人迁往上海。从那时起,几乎每年寒暑假,贝聿铭都会回苏州,他在狮子林里度过了一段愉快的童年时光。

贝氏全家福(前排左一为贝聿铭)

贝聿铭年少时与家人的合影

小时候贝聿铭在狮子林

求学之路

贝聿铭的中学是在上海读的,他在这里接触到了新的建筑、艺术和生活方式,电影成了他获得信息和启发想象力的重要途径,影片中轻松、愉悦的美国校园生活令他十分向往。年,18岁的贝聿铭登上了前往美国的轮船。最开始时,贝聿铭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建筑学院学习。然而,贝聿铭对当时过于传统保守的宾大建筑系颇为失望,仅仅两周之后转到麻省理工学院,转专业改学工程。在此期间,年柯布西耶在MIT的演讲,被贝聿铭称为“我建筑教育中最重要的两天”。

美满家庭

年,贝聿铭遇到在事业跟生活上相伴一生的陆书华。年,当时已是妻子的陆书华入读哈佛大学攻读景观设计硕士学位。

贝聿铭与陆书华的结婚照

贝聿铭回苏时与贝氏亲友的合影,年

贝聿铭在白宫与罗纳德.里根总统及夫人南希合影

贝聿铭获LeonoreandWalterAnnenbergAward,年

贝聿铭于纽约获颁终身成就奖

贝聿铭向齐肯多夫介绍纽约四季酒店

贝聿铭与OklahomaCity市区规划

(二)贝聿铭——建筑作品亮点

光线特点

光是建筑的色彩,“让光线来作设计”是贝氏的名言。在他的作品中光与空间的结合,使得空间变化万端,巴黎卢浮宫金字塔的入口把大量的光线引入死气沉沉的博物馆,让过去的历史晒晒今天的太阳。“光很重要。没有了光的变幻,形态便失去了生气,空间便显得无力。”光是贝聿铭在开始一项建筑时首先考虑的问题。

玻璃与钢材

由于玻璃自身的特性——透明、反射,并且玻璃透明不至于遮挡减损原建筑物的立面,不仅符合贝氏对阳光的追求,更能够从视觉上以及空间原理上使得原有的建筑群不会被削弱,并且能使设计者的建筑思想得到充分表现,加上光线和人的运动,整个空间被赋予了活力。

混凝土

贝氏注重于混凝土的研究,挖掘它的受力特征与视觉表现力,在建筑设计中将结构与装饰融为一体,忠实于材料的质感表现力,从而将对混凝土的应用推到一个新的高度。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伊弗森美术馆内庭的螺旋梯,我们完全可以将之视为一座可以供人上下行走的雕塑。

丰富的几何构成

贝聿铭在发展现代主义建筑的几何构成上作出了不朽的贡献。贝老以他丰富多彩的建筑作品,向人们表明:现代主义仍是有活力的,它决不是一种机械主义,而是同样可以呈现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

不止于建筑

贝聿铭之于中国,许多人的认知仅为他在建筑方面的代表作——香山饭店以及苏州博物馆。事实上,当下北京故宫实行的限制高度与视野*策,离不开年时贝聿铭受邀来京时对北京城市发展和规划提出的建议,而如今处处小桥流水的苏州古城的保护,有着他的一份力量。

(三)贝聿铭——国内作品集珍藏版

作品一中国北京香山饭店

年:中国北京香山饭店。香山饭店是一座位于中国北京西山风景区香山公园内的四星级酒店,原址曾为香山慈幼院,饭店的建筑和园林由美籍华裔建筑设计师贝聿铭主持设计,年建成开业,年曾获“美国建筑学会荣誉奖”。香山饭店主体建筑是一栋白色的现代主义楼房,饭店宽阔的常春厅大堂,采用玻璃屋顶,自然采光,使内庭成为光庭,乃是贝氏建筑设计的特点之一。主体建筑后的流华池,是典型的中国式园林,弯曲的小径,铺鹅卵石,周围布置假山,白色建筑倒影在水池中,和中式园林有机的融为一体。该饭店是外国建筑师在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件作品,也掀起了中国大陆建筑界对中国传统建筑与现代主义相结合的大讨论。

贝聿铭说:“香山饭店在我的设计生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我下的功夫比在国外设计有的建筑高出十倍”。饭店只用了白、灰、*褐三种颜色,室内室外都和谐高雅。因为重复运用了正方形和圆形两种图形,建筑产生了韵律。后花园内远山近水、叠石小径、高树铺草布置得非常得体,既有江南园林精巧的特点,又有北方园林开阔的空间。并考虑到香山幽雅的环境以及众多历史文物,刻意设计成与周边环境因素融合起来的特别形式。

作品二苏州博物馆

年:中国大陆江苏苏州苏州博物馆。博物馆新馆占地面积约平方米,分为三部分,中心部分是入口处、大厅和博物馆花园,西部为展区,东部用于现代美术画廊、教育设施、茶水服务以及行*管理功能等。苏州博物馆馆藏文物4万余件,以苏州出土文物,文人字画以及江南民间工艺品为主,其中国家一级文物近件。新馆馆内设有吴地遗珍、吴塔国宝、吴中风雅、吴门书画四个系列基本陈列。

苏州是贝聿铭的故乡,他喜欢在傍晚时分陪着挚友宾朋在曾经是贝家花园的狮子林曲径漫步,他喜欢老屋中听曲,细细品味四垂的暮霭中家园的温馨。他从苏州贝氏家族走出,博物馆周边的忠王府、拙*园、狮子林就是他从小熟悉的生长的环境,尽管此后浪迹天涯,但他对故乡的眷恋却始终萦绕心头。

在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之初,贝聿铭就仔细翻阅过苏州博物馆馆藏文物的分类资料,他希望为每一件展品的陈列量体裁衣,做出真正符合苏州、符合苏州博物馆的设计。苏作玉器、文房用品、象牙制品等艺术品以精细闻名,体积普遍偏小,因而人们更希望在较小的空间内欣赏它们。为此,贝聿铭设计了多宝阁式的展柜,将不同大小的展品各自放入初步制定的展柜中,整体考量,反复调整展柜的黑色框架线的粗细,以实现最佳的展陈效果。

在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中,位于中央大厅北部的主庭院是让贝聿铭最为煞费苦心的。他以“宋四家”之一米芾的一幅山水作品为蓝本,“借以粉壁为纸,以石为绘也”,将巨石劈切成片,通过燃烧,制造出阴影,做出立体的效果,进而调整每一块石头的位置,使石片颜色由深入浅、高低错落地排砌于墙前,形成了一幅别具一格的山水画。在朦胧的江南烟雨笼罩中,营造出了米芾水墨山水画的意境。

苏州博物馆作为贝老先生的封山之作,他将自己多年积累的建筑智慧结合东方的传统美学以及对家乡的情感全部融汇在这座建筑里,创造出了独具魅力的视觉之美。苏州博物馆也不再因为其中的藏品珍惜程度而吸引人,这座博物馆的艺术建筑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游客去观赏的艺术大作。

作品三上海艺术博物馆

在年,贝聿铭决定设计一座位于上海的博物馆作为自己的毕业作品。在此期间他融合了东西方的设计——上海艺术博物馆,格罗皮乌斯称之为“我见过的最精致的学生作品。”

作品四香港中银大厦

年-年:香港中银大厦。当时的香港第一高楼,建筑面积是诺曼福斯特设计的香港汇丰总行的两倍,而造价不及其五分之一。中银大厦是中银香港的总部,位于香港中西区中环花园道1号。于年4月18日动土启造,由日本熊谷组负责承建,在年竣工,8月取得入伙纸,年5月17日正式启用。香港中国银行大厦,以每4天盖一层楼的速度拔地而起。整座超级建筑结构在16个月内完成。”并成为香港地标性建筑。共70层,高.4米,这座银光闪闪的摩天大楼,其外形正如贝聿铭所形容,像是雨后春笋—中国传统文化中希望和进步的象征。即使如今中环超高建筑林立,亦难掩其锋芒。原址为美利楼。大厦落成时超越新加坡华联银行大厦,成为当时亚洲最高的摩天大楼,现时为香港第四高的建筑物,仅次于环球贸易广场、国际金融中心及中环广场,全球排名则位居第39位(截至年1月)。

作品五澳门科学馆

(四)贝聿铭——国外作品集珍藏版

作品一法国巴黎卢浮宫金字塔

年: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法国大革命周年纪念巴黎十大工程之一,也是唯一一个不是经过投标竞赛而由法国总统密特朗亲自委托的工程。卢浮宫玻璃金字塔,实为卢浮宫博物馆入口,巴黎地标性建筑之一。正如贝氏所称:它预示将来,从而使卢浮宫达到完美。玻璃金字塔塔高21米,底宽34米,四个侧面由块菱形玻璃拼组而成,总平面面积约一千平方米,塔身总重量为吨,其中玻璃净重吨,金属支架仅有95吨,换而言之,支架的负荷超过了它自身的重量,因此这座玻璃金字塔不仅是现代艺术风格的佳作,也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独特尝试。

贝聿铭曾说过,“我生平遇到的最大挑战,也是最大的骄傲,那就是卢浮宫新馆的创作。”

年,卢浮宫改造项目一期工程完工,包括金字塔、周边的广场和地下空间。为了让卢浮宫的新入口与原址建筑和谐统一,贝聿铭在原本的中轴线上放置了同样对称的金字塔。参观者可以通过开放式电梯从庭院下行至新的主入口,可以从四、五个方向任意选择一个开始参观。金字塔实际上是为整个卢浮宫提供了一个入口,让几个独立的宫殿统一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建筑群,成为这栋建筑的主要入口,也分担了大量的人流。

作品二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

年-年: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是美国国家美术馆(即西馆)的扩建部分。年完成。造型新颖独特,平面为三角形。既与周围环境和谐一致,又造成醒目的效果。内部设计丰富多彩,采光与展出效果很好。成为70年代美国最成功的建筑之一。它包括展出艺术品的展览馆、视觉艺术研究中心和行*管理机构用房。东馆周围是重要的纪念性建筑,业主又提出许多特殊要求。贝聿铭综合考虑了这些因素,妥善地解决了复杂而困难的设计问题,因而蜚声世界建筑界,并获得美国建筑师协会金质奖章。

年,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贝聿铭完成了其设计生涯中最得心应手的项目。东馆的展览室可以根据展品和管理者的意图调整平面形状和尺寸,有些房间还可以调整天花板,这样的设计极大程度地保证了空间的灵活性。不仅展品如此,对普通观众更是如此,每个人都可以在这个空间内自由地感受艺术,不会为艺术所“累”。

作品三艾佛森美术馆

作品四保罗·梅隆艺术中心

作品五波士顿美术馆

作品六德国历史博物馆

年:德国柏林德国历史博物馆新翼。德国历史博物馆成立于年,由德国总理赫尔穆特科尔和柏林市长迪普根创建于柏林建城周年之际。它设在柏林中心的菩提树下大街最古老的建筑柏林*械库(建于年)。4年,由贝聿铭设计的博物馆新翼完成。6年,*械库建筑修复后,永久展览对公众开放,主题为“两千年德国历史的图像和见证”。历时5年、耗资5亿港元增建,3年落成,以玻璃和钢铁制成的现代建筑物。德国历史博物馆馆长奥托迈尔盛赞其为“完美的设计”。柏林上空的天似乎离德国历史博物馆新扩建的大楼特别近。螺旋式楼梯的玻璃中心柱蜿蜒在三个楼层之间,看上去就像是一个透明的蜗牛壳。在每一个楼层,走廊就像露台一样伸进雄伟的玻璃大厅,每一个玻璃大厅的圆顶以巨大的弧形凸出,在平时一般被遮挡住的大楼的整个边上形成了拱形。

作品七康奈尔大学约翰逊艺术馆

年:美国纽约州伊萨卡康乃尔大学约翰逊艺术馆。康乃尔大学的约翰逊艺术博物馆是全美属一属二的大学博物馆。其造型朴实无华、简洁,是校园的著名一景。顶层所有窗户都是特大型,站在顶楼窗户前,透过巨大的玻璃窗观赏外景,康乃尔校园和伊萨卡市的绮丽风光尽收眼底,馆外山水胜景与馆内珍稀瑰浑然一体。

作品八克莱奥罗杰斯纪念图书馆

作品九肯尼迪总统图书馆

年,肯尼迪总统图书馆。年为纪念已故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决定在波士顿港口建造一座永久性建筑物--约翰肯尼迪图书馆。这座图书馆坐落于波士顿近郊多尔切斯特的哥伦比亚角,由建筑师贝聿铭设计。这座建造了15年之久,于年落成的图书馆,由于设计新颖、造型大胆、技术高超,在美国建筑界引起轰动,公认是美国建筑史上最佳杰作之一。美国建筑界宣布年是贝聿铭年,授予他该年度的美国建筑学院金质奖章。

作品十路思义教堂

年-年:台湾台中市东海大学路思义教堂(与陈其宽共同设计,由陈其宽执行),路思义教堂(英语:TheLuceChapel)是一座位于台湾台中市西屯区东海大学的基督新教礼拜堂,为著名台湾建筑师陈其宽与美国华裔建筑师贝聿铭之作。始建于年9月,并于年11月2日落成;年9月26日台中市文化资产处以“路思义教堂及钟楼”将其与毕律斯钟楼登录为台中市定古迹,卫理会馆、旧艺术中心登录为历史建筑。年4月25日文化部公告再将其升格为国定古迹。

作品十一罗彻斯特大学学生活动中心

作品十二美国科罗拉多州博尔德国家大气研究中心

年,美国大气研究中心是贝聿铭公共建筑设计的开端。整个建筑群雄踞科罗拉多州山顶,简朴浑厚的外形、塔楼样式的屋顶让建筑与山峰融为一体。为使得建筑融于自然,贝聿铭采用当地石材为建筑原料,将砂石加入混凝土中,再用凿石锤进行加工,让其表面露出深粉色。整个建筑看起来,就像是从一个巨大岩石中开凿而成。也正是这次机会,贝聿铭“建筑应该和它脚下的土地融为一体”的建筑美学开始逐渐清晰。整个建筑群雄踞科罗拉多州山顶,似乎就是科罗拉多山顶生长的一堆坚硬厚重的巨大岩石,建筑的岩石色与山崖融为一体,实用简约,却又大气时尚,色彩、质感与辽阔的大山背景浑然一体,实现了赖特对建筑的最高赞誉“我们从不建造一座位于山上的建筑,而是属于那山的”。

作品十三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美术馆

年-年:美国印第安纳州布卢明顿印第安纳大学美术馆。始建于年,美国印第安纳州的印第安纳大学美术馆是美国最早期的大学美术馆之一。现今收藏来自世界各国享负盛名的艺术品,从亚洲古代金饰,非洲部落面具,到克劳德莫奈(ClaudeMonet)和巴勃罗毕加索(PabloPicasso)的画作,囊括超过3万件几乎代表历史艺术生产文化的收藏品。

作品十四纽约市贾维茨会展中心

作品十五日本美秀美术馆

年:美秀美术馆。美秀美术馆是位于日本滋贺县甲贺市的私立美术馆,创办人为神慈秀明会创始者小山美秀子。建筑由贝聿铭设计,于年11月开馆,当时获美国《时代周刊》选为全球十大建筑。馆藏以小山美秀子生前个人藏品为主,包括日本、中国、南亚、中亚、西亚、埃及、希腊、罗马等古文明的艺术品,约逾2千件。

日本美秀美术馆表达了贝聿铭的一个主要理念,即自然与建筑的融合。建筑分3层,实用面积平方米。美术馆在结构设计上最大亮点是通过跨越两个山脊的隧道及吊桥,吊桥是专门为美术馆单独研制的,可称举世无双,从与其相连接的隧道出来缓缓前行便会看到美术馆的入口。整个结构采用非对称多悬斜索结构,由一条定制的曲线型钢作为主要支撑结构,形成一道完美的弧线,暗示美术馆的瑰丽深邃。这是一个人类永恒的梦境,西方人叫:伊甸园,东方人称:桃花源,哲学家说是乌托邦,这,便是贝聿铭向我们展现的理想景观——日本美秀美术馆。”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沿着种有郁郁葱葱树木的坡道向上走,通过隧道,穿过桥后,眼前一亮。像“桃花源”中的渔人一样,寻寻觅觅,找到“世外桃源”。

年竣工的美秀美术馆,正是贝聿铭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得到启发,创造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博物馆入口。进入美术馆的入口只有一条路,必须乘坐电瓶车或是步行穿过山中隧道,隧道另一头连接着一条横跨深谷的吊桥。进入隧道,就能远远地看到美术馆,似乎走进了武陵渔人无意发现的那个入口。

第一次参观场地时,设计师就被这里的美丽景色所震撼,称这是一处世外桃源。由于地上是自然保护区,这里80%的建筑都埋藏在地下。谦虚地隐蔽在万绿丛中,与自然之间本来应有的比例和谐调。

满山遍植苍松与香枫,散布着多处人文古迹。中国古代文人山水画高古幽远的意境,在这里得到最完美的诠释。贝聿铭说“你只有不断的去探索它,你才能感受到仅仅属于这片山谷的光、风和万物生长的声音,直到走近它时,你便会发觉,这里就是世外桃源。

作品十六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6年-8年:卡达杜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卡达杜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是一座位于卡塔尔首都多哈的博物馆,采用了伊斯兰的建筑样式。建筑主体站在波斯湾海上填海造陆的小岛上,远眺就像是一座建在海上的博物馆,从某些角度来看,这种构造似乎单调乏味而又异想天开,但从另外一些角度来看,它好像漂浮在水面上。当人们走近它,整个构造的全部力量开始凸显,其造型更显壮观。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最初是由卡达国王和他26岁的女儿SheikhaalMayassa公主提出设想。建立博物馆不止是为了收藏和展示,并且要重塑人们对于穆斯林世界曾经作为全球开放宽容的科技文化中心的回忆。所以设计师贝聿铭力图将较久远时代的价值观融入当今的文化之中。

博物馆外墙用白色石灰石堆叠而成,折射在蔚蓝的海面上,形成一种慑人的宏伟力量。而典型的伊斯兰风格几何图案和阿拉伯传统拱形窗,又为这座庞然大物增添几分柔和,稍稍中和了它的英武之气。

和建筑外观的简约现代感不同,博物馆的内部充满了复杂的伊斯兰元素,银色穹顶,玻璃幕墙、圆拱形的窗户与门帘,都是传统伊斯兰建筑的标志性元素。

博物馆中庭偌大的银色穹顶之下,英尺高的玻璃幕墙装饰四壁,人们可以透过它望见碧海金沙。夜幕下,灯光装扮下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璀璨夺目,犹如海中的一颗夜明珠珠。

作品十七中国驻美大使馆

作品十八加拿大蒙特利尔圣玛丽城广场

年:加拿大蒙特利尔圣玛丽城广场。玛丽城广场是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尔市中心的一个大型办公和购物综合体,包括四座办公大楼和一个地下购物中心。主楼玛丽城广场1号(原名皇家银行大厦,RoyalBankTower)为国际风格,建于年,此后一直是加拿大皇家银行总行所在地。它高米(英尺),47层,十字形办公大楼。综合体与世界上最繁忙的蒙特利尔地下城市连通,有室内通道通往超过1,个企业、数个地铁站、一个郊区总站,以及贯穿整个市中心的隧道。屋顶上的逆时针旋转信标在夜间亮起,四道白光照亮周围的天空,远至50公里外都可看见。

作品十九汉考克大厦

作品二十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威斯纳馆

作品二十一新加坡华侨银行

1
查看完整版本: 贝聿铭建筑设计作品集经典珍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