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心系“兵棋”——记国防大学联合作战学院教授胡晓峰
光明日报记者刘小兵光明日报通讯员罗金沐
八一建*节前夕,国防大学联合作战学院教授胡晓峰荣立三等功。“我只是兵棋研发团队的一枚棋子。荣誉属于团队,属于集体。”胡晓峰说,一名*队科研工作者的本职,就是对标习主席关于科技强*的系列指示要求,为培养和造就更多联合作战指挥人才贡献智慧和力量。
近年来,无论是全*战略演习、战略规划评估,还是智能决策研究、兵棋系统运用,总能看见胡晓峰不知疲倦的身影。
胡晓峰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校大学生,大学二年级时成为钱学森所创立的国防科技大学系统工程专业的首批30名学员之一。年,时年37岁的胡晓峰因科研成就突出获得博士生导师资格。当时,他正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只好中断读博进程。年调入国防大学至今,胡晓峰一直在京郊红山脚下的兵棋研发实验室指挥着“千*万马”。
去年盛夏时节,一场持续5天的战略战役对抗演习,在国防大学兵棋大楼导演大厅昼夜展开。导演大厅内,指令声此起彼伏,陆海空天联合作战,兵力调动紧张有序……来自该校战略指挥培训班的32名指挥员,混合编组担任对抗各方,在网上调兵遣将激烈对抗,展开无底案实演实推。推演的结果,与几周后局势的实际走向高度契合,而支撑演习的就是胡晓峰所在团队研发的战略战役兵棋系统。
“在新*事变革的今天,从实验室中学习战争,从未来中学习战争,已成为时代发展的新潮流。”胡晓峰敏锐意识到,计算机仿真与人工智能的出现,为兵棋研发带来的新契机与新挑战。
美*的作战行动均以兵棋推演作为支撑。时隔18年后,胡晓峰依然记得那个震撼心灵的战例——
年12月,一场激烈的“战争”,在卡塔尔多哈郊外大漠中悄然展开。然而,这并不是一场真枪实弹的较量,而是美*利用兵棋系统举行的“内窥03”演习,彩排“打伊倒萨”作战预案。
多年后,美*的这场演习被认定是第二次海湾战争的“战前大彩排”。作为世界六大仿真难题之一,战争模拟一直是各国竞相追逐的领域。在*事外交中,西方*事强国一直将兵棋系统列为“不予交流项目”。
年,刚过50岁的胡晓峰放弃熟悉的研究领域,转向充满不确定性的兵棋世界。在他的带领下,国防大学兵棋团队完成了多类*事规则模型的设计,研制了30多个战略战役演习子系统,以及三款战役兵棋想定作业系统,构建起我*兵棋理论和技术应用体系。
年,国防大学兵棋团队突破科研“拐点”,成果出现“井喷”,其中,某重点科研项目顺利攻关,开创了我*战略规划精准量化评估的先河。
胡晓峰出生在一个*人家庭,父亲是一位老革命,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小时候,我的理想是做一名*人,目标是做一名少校排长。中学时,我又想做一名科学家。大学时,我才决定做一名教师。”胡晓峰说。
长期的科研攻关、教书育人和伏案写作,让胡晓峰患上了颈椎炎等多种病痛。他开始“服老”,却并不服输。
由于兵棋系统的高度专业性和保密要求,外界误以为兵棋就是“网络战争游戏”,而它的英文名称为“WarGame”,更是加深了这种误解。为了消除这种误解,在从事兵棋系统的研发、教学工作的同时,胡晓峰几年前就着手从事*事科普工作。
从年暑假开始,胡晓峰忍受着颈椎的病痛伏案写作,用了整整4年时间,他写出55万字的*事科普类读物——《战争科学论》。
“退休后,我将继续国防科普工作,普及科学知识和国防观念。”胡晓峰在《战争科学论》前言中谦逊地写道:“不是因为我对战争研究有多么深的造诣,而是因为我觉得战争研究也应该可以采用科学思维方法和工具,而非仅仅采用逻辑思辨式的哲学研究方法。”
年,胡晓峰亲自配音将《战争科学论》录制成讲的音频课,上传到*事职业在线教育平台。截至今年7月,《战争科学论》音频课的累计播放量达到万次。
“我们的国防事业不能停留在围观点赞,它需要每一个人的了解、热爱和参与。”胡晓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