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版图上,大运河和长城形成一个大写的“人”。长城是中华民族挺起的脊梁,大运河是中华民族流动的血脉。一部运河史,既是城市发展史,也是人类文明史。
6月27日,世界运河城市论坛在扬州开幕,共商共议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的思路与策略。中共中央*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在会上表示,*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利用,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多年来,江苏全力做好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在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努力推动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走在前列。
江苏省委书记吴*隆对论坛召开表示祝贺,省长许昆林主持论坛开幕式。
吴*隆指出,江苏是中国大运河的起源地和遗产点最多的省份。江苏以全国1.1%的面积,承载全国6%的人口,创造了占全国10%的经济总量,既是鱼米之乡,又为经济大省,与建设大运河密不可分。
凤凰网江苏了解到,此次论坛是世界运河城市论坛升格为国家层面机制性论坛后首次举办,是展现江苏高水平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要抓手。
自八年前“中国大运河”在卡塔尔首都多哈申遗成功,中国在大运河的保护、传承和利用方面进行了多维度探索,为世界贡献了具有重要价值的“中国方案”。保护大运河,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利用大运河,为一江碧水注入新的活力。
扬州争当大运河传承保护利用“优等生”
扬州是中国大运河的“原点”城市,也是大运河申遗和保护的牵头城市。作为运河城的扬州,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让古运河重生”,是扬州的重大使命。
历史上的扬州三湾区域曾聚集了农药厂、制药厂、染化厂等大量企业,环境污染严重。为修复生态,扬州大力推进三湾片区整治,搬迁百家工厂企业,通过河道清淤、绿化建设等一系列工作,一步步将运河上的三湾由“脏乱差”变成“绿富美”,曾经破败的工厂区、棚户区如今已变成4A级景区典范。
三湾区改造是扬州加强对大运河遗产及生态环境保护的一个侧影。近年来,扬州坚持一体化建设高品位的文化长廊、高颜值的生态长廊、高水平的旅游长廊,全力推动运河遗产保护与传承、文化研究与传播、生态保护与提升、文旅融合与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均走在全国前列。
作为文化名城,近年来,扬州围绕“文化旅游名城”建设,积极打造世界运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东亚文化之都“三都”品牌,打响文旅融合攻坚战,筑造大运河文化带文旅新高地,吸引了一批高质量的运河文旅项目落户扬州。此次论坛上,有44个文旅产业项目集中签约,涵盖运河重生类、古城有机更新类、数字文化类、产业融合类、乡村振兴类等一批重点项目。
为进一步将古城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品牌优势,扬州此次宣布成立古城保护发展基金,总规模达20亿元。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运河遗产,推动其可持续发展,是世界运河城市肩负的共同使命。在大运河传承利用保护上,扬州始终排在“优等生”行列。此次论坛发布了《运河城市实施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扬州可持续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并授牌扬州为“运河城市实施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样板城市,同时通过了《世界运河城市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扬州倡议》(以下简称《扬州倡议》。
《报告》提出,扬州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做法和典型案例,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本地化积累了实践经验,将为中国乃至世界运河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示范样本和经验借鉴。《扬州倡议》从加强统筹谋划、坚持共建共享、注重创新融合、推动合作共赢四个方面为世界运河城市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谏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
运河哺育了扬州,是扬州的根与*。扬州在宣传运河文化、讲述运河故事、推动运河城市交流合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守护“一江清水向北流”,已融入扬州的城市血脉。
为守护“一江春水”贡献江苏智慧
奔流了余年的大运河,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活态文化遗产。在大运河沿线,江苏是列入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点段最多的省份。作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唯一的重点建设省份,同时也是长江、大运河两大国家文化公园的交汇省份,江苏承担着特殊使命和任务。
近年来,江苏在顶层设计、遗产保护、文旅融合等方面共同发力,扎实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迈出新步伐。守护“一江春水向北流”,江苏贡献了具有重要意义的“江苏智慧”和“江苏方案”。
为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利用好大运河,江苏去年印发《世界级运河文化遗产旅游廊道建设实施方案》,制定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等6个专项规划和11个设区市实施规划,从顶层设计为大运河提供制度保障,这意味着江苏将保护这一宝贵遗产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与此同时,江苏各地也为守护好“一江春水”的命题谋篇布局。苏州“运河十景”、淮安大运河百里画廊、宿迁皂河龙运城等文化地标陆续上新,让古老运河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除了线下发力,江苏还积极拓展线上空间。去年底,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数字云平台(一期)上线公测。依托虚拟现实、三维建模等技术,人们不仅可以足不出户、线上游览运河沿线景点,还能在交互体验中感受文化魅力。
在此次论坛上,吴*隆介绍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的江苏经验和案例。据介绍,江苏围绕打造大运河文化长廊、生态长廊、旅游长廊,出台全国首部促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地方性法规,编纂出版全国首部运河通志《中国运河志》,创办全国首个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设立全国首支大运河文化旅游发展基金,发行全国首只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地方*府专项债券,建成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上线了国家文化公园数字云平台(一期),大运河江苏段被国家确立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
如今,江苏13个设区市均被纳入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的建设中,古老的运河融入江苏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航道,正展现出新时代的青春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