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业怪现象之拍案惊奇
一轮轰轰烈烈的牛市,留下了一个庞大的基金产业,基金公司管理着2万多亿金融资产,他们的一举一动牵动了亿万基民的心。
人们惊奇地发现,在短暂的浮华过后,基金行业耀眼的光环正在消失,在熊市的洗礼下,这个新兴的行业冒出了一系列的怪现象:
罕见的高薪,却请不到合适的管理人,一些仍显稚嫩的新人却被委以重任;
专业的投资人,却常和散户一样思维,6000点时乐观的是他们,3000点时悲观的还是他们;
过人的胆识无疑是一个优秀管理人必备的素质,但有的基金经理,在数次说错和做错的基础上,仍然口若悬河,让人佩服的不是他的投资技能,而是其过人的心理素质。
拍案惊奇之一
专业的投资机构业余的散户心理
在近半年来的大盘下跌过程中,大盘接连跌破6000点、5000点整数关口,直至前期的3000点之下“饮马”,基金在这期间的市场预判频频失准。
如果简单地把这段时间划为三个阶段:指数从6124点走低到4778.73点;从4779点重新爬上阶段性高点5523点;指数从5523点最低下探到2990.79点,我们不妨看看这三个阶段一些基金的经典“语录”!
下沟爬坡基金公司总有话说
在本轮调整的开始,基金公司在那时旗帜鲜明地吐露自己的看法,“牛市长牛趋势不改”,这是不少基金公司在当时常用的字眼。
某基金公司当时表示:“对于那些看好市场走势,希望分享股市收益但又缺乏个股选择能力的投资者而言,选择并长期持有基金无疑是最为理想的方式。以普通投资者个人的力量,真正做到科学投资是很难的。”华富基金也曾提出“恪守价值投资,坚持长期持有”的观点。
在市场重回上涨通道的第二阶段,此时不少基金多次“呼吁”:“战略性投资机会正在出现”、“牛市主基调未变”、“市场正逐步进入合理估值区间”......
而结果证明,股指暂时性冲高后,再度跌入更大的深渊。在2008年1月下旬至今,基金仍然在不断强调“市场估值正在趋于合理”、“A股下半年有望创新高”、“为价值投资者创造进场时机”……
股指震荡基金一直踩错点
行情在不明朗的时候,不少投资者往往会选择基金的观点作为投资标杆。因为基金在市场占有最大话语权,他们的动向很可能左右市场!
然而,事实证明不少基金当时的言论在现在看来,多少显得有些“外行”。
去年10月中下旬的上证指数处于5500点上方。当时的万家基金公司旗帜鲜明地表示:“指数基金仍是投资首选,从长期看,未来市场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因此在长期看好的基础上,建议投资者买入指数型基金,既可以分享指数上涨的收益,又能降低短期风险。”
今年1月正是第三阶段调整的开始阶段,国投瑞银2008年的策略报告明确提出“在估值区间方面,预计2008年上证指数总体保持在4000~6500点的箱体震荡运行。”
然而,基金公司乐观看多,上证指数却从5500点飞流直下!
4000点附近,基金的唱多声音再起。比如天治基金表示,市场在4000点附近的风险不大,已经进入了价值投资区间。然而,市场却是步入更为猛烈的杀跌。
4月22日,上证指数出现阶段性低点2990.79点,此时看多的基金不少,但敢于提前大规模抄底的并不多。而不少基金公司更是提出“采取防御性策略仍有必要”、“宏观面不确定仍是最大压力”。
此外,基金公司看好的金融、地产股,却成为了本轮调整的下跌重灾区。
分析人士认为,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一言一行更为市场关注,对投资者的影响明显。在对行情的预测和判断上,基金能否再理智、再冷静些?基金要做合格的“心理医生”,更要把好行情的“脉搏”!
拍案惊奇之二
拿着罕见的高薪却在闹人才荒
吕俊走了!李学文走了!何震也走了!随着一批基金牛人从公募基金中“抽身”,使得伴随着牛市迅速成长起来的基金业务用人更加捉襟见肘。目前的情形是,一位基金经理身兼数职在业内已属屡见不鲜。此外,还有一种现状同样值得关注??公募基金经理现在越来越低龄化。
“80后”接班从业经历仅3年
成熟的基金经理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相信面对这样的提问,很少有人能详细地说出个“一二三”来。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基金经理,经历一轮完整的熊市和牛市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随着相当部分基金牛人“公转私”之后,基金经理的紧缺已是相当明显,我们看到了很多陌生的名字,更看到了“80后”挑起了重担。
去年,鹏华基金公司发布公告称,聘任张卓担任鹏华优质治理基金基金经理。资料显示,张卓在2004年6月加盟鹏华基金公司,从事行业研究工作,2007年8月起开始担任鹏华优质治理基金基金经理;大成基金公司同样发布了聘任基金经理的公告,聘任倪明为大成创新成长基金经理。倪明,出生于1980年,3年证券从业经验。2004年加入大成基金公司。
面对“80后”的接班,市场提出了诸多质疑??按照这两位基金经理的资历来看,离开校门不过三四年光景;都是在2004年进入基金公司,从业经验时间不超过4年,没有经历过一轮完整的牛熊市,他们对市场的了解程度究竟有多深?他们对风险的控制,对机会的把握能力能够令人满意吗?
业内人士认为,让一位基金经理同时管理多只风格的基金,会使得基金风格趋同,也束缚了基金经理的个性。同时,这些基金经理为了适应不同的产品,很有可能顾此失彼,是否存在“利益输送”也成疑。
薪酬拔高仍难平复跳槽心
强调整体作战,淡化基金经理的个人作用,这似乎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所采用。但我们看到的却是基金经理一肩挑数职。
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年报显示,同时管理2只以上基金的基金经理多达108人,同时管理3只以上基金的基金经理也有27人,更有甚者,有6位基金经理分别管理了4只和5只基金。
面对基金经理人员紧张的现状,不少基金纷纷提高薪酬标准。据业内权威人士透露,去年,基金经理的年薪基本在60万~200万元之间,大中型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还要高些。有些既是投资总监,又兼任基金经理的牛人年薪可达千万。
但从结果来看,公募基金经理的人才流失丝毫未减缓。资料数据显示,2008年1~2月,从公募基金岗位离任的基金经理为45位,而2007年全年离任人数才154名。当然,其中包括了部分因业绩不佳而主动请辞的基金经理。
拍案惊奇之三
长盛基金敢说敢做就是常看错
有这样一只基金,它在基金业内小有名气。因为这只基金在披露每份季报时,都会提醒投资者,下阶段自己将要重点关注的10只个股。
这只基金就是长盛动态精选,在成立至今的四年时间内,虽然人员几经更迭,但这种传统还在持续。
平安已天价长盛仍“摇旗”
2007年10月24日,中国平安的开盘价为143.04元,并创出上市以来的新高149.28点,报收于144.99元,全天上涨了2.32%。
同日,长盛动态精选披露三季报,此份三季报提醒投资者,公司将会重点关注的10只股票中,中国平安赫然上榜。
截至去年12月28日,平安的股价为106.1元。如果从长盛基金提示关注之日算起,中国平安股价跌幅超过26%。其实中国平安一直在长盛基金的视野之内。
2007年3月1日,中国平安登陆A股市场。长盛动态精选在二季报提示关注的个股中,首次提到了中国平安,当时,长盛动态精选购买了100万股中国平安;虽然,基金经理表示看好中国平安三季度的表现,但截至去年9月30日,长盛动态精选并没有增仓;长盛动态精选今年一季报显示,中国平安已经被抛到了前50名重仓股之外。最近有媒体报道称,该基金已经全部从平安中撤出。
该买的时候没有买进,该卖的时候又按兵不动!长盛动态精选在中国平安不仅看走了眼,还出错了招。
季报有传统每期10只股
在每年季报中,长盛动态精选的基金经理总是不吝笔墨,提醒投资者他们下一阶段将要关注的10只个股,这已成为了这只基金的“优良传统”。从2004年5月该基金成立起到目前,这种传统一直在延续。
经过粗略统计,去年以来长盛动态精选大概关注了50只股票。
受益于去年的单边上涨行情,长盛动态精选在去年1季度所关注的个股迎来了满堂红;但去年2季度季报关注的特变电工,在2007年3季度价格下跌超过20%;到了3季度,长盛精选风格突然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开始大力关注投资者熟悉的大盘蓝筹股。建设银行、中国人寿、国电电力等都位列其中。其中,所关注的中粮地产的季度跌幅达到了21%,长安汽车也下跌达到了20%。
长盛基金去年4季度关注的10只个股在今年1季度股价大幅跳水。中国神华跌39.03%、万科跌11.23%、西山煤电跌35.32%、大秦铁路跌32.47%、江西铜业跌38.99%、中国国航跌39.58%。同期的上证指数跌幅为34%。
看多反做空钟情高价股
经过统计,还发现,长盛动态精选提示重点关注的不少个股,他们却在下一个季度反手做空。
比如经常荣登长盛动态精选重点关注榜的特变电工。2007年的前2个季报中,特变电工均被提名为下阶段重点关注;截至去年3月31日,长盛动态精选持有该股140万股;6月30日,仍然是140万股。到了去年9月30日,特变电工仅剩下了200股。遭到同样命运的还有东风汽车、日照港、西山煤电。
长盛动态精选青睐的股票市盈率均不低。中国平安,2007年每股收益为2.11元。如果以长盛动态精选关注时的140元简单计算,该股的2007年的净态市盈率将近70倍。